注塑加工如何选择注塑机;概述:;每一套新模首次试产,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注塑机;一、确定安装要求(机笼尺寸和最小/最大模厚);首先我们要知道模的外形尺寸W(宽)H(高)V(阔;H>BT>/=CT>/=C或H;H—拉杆水平间距V—拉杆垂直间距T---最大容模;HB---模板水平方向尺寸VB---模板垂直方向;但是从以上计算只是知道模具可以放进注塑机,另外
如何选择注塑机
概述:
每一套新模首次试产,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注塑机。本文主要从安装要求、辅助功能、机器能力、特殊要求等几方面来阐述如何选择注塑机。
一、确定安装要求(机笼尺寸和最小/最大模厚)
首先我们注塑加工要知道模的外形尺寸W(宽)H(高)V(阔)和安装方向的要求,即确定模具以何种姿态安装于注塑机上。根据已上信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最小机笼尺寸,对于不可快拆拉杆的注塑机,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则为可选。
H>B T>/=C T>/=C 或 H<C VB>A V.>A HB>B
H—拉杆水平间距 V—拉杆垂直间距 T---最大容模厚度 L---模板最大开距
HB---模板水平方向尺寸 VB---模板垂直方向尺寸
但是从以上计算只是知道模具可以放进注塑机,另外,还要考虑注塑机对最小模具尺寸的限制,模具的长和宽均需大于注塑机的最小安装尺寸;同时要模厚大于注塑机的最小模厚,小于或等于注塑机的最大模厚。在模厚太小时,亦可考虑加垫板来增加模厚。
另外要考虑对一些有安装方向要求的模具要小心,主要是一些行位无弹簧,靠重力定位,此时若方向错误就有撞坏行位的危险。
部分注塑机的拉杆可以拆出,此时对模具尺寸的限制要小些。
二、锁模力
锁模力是由产品的壁厚、高度、物料、型芯、投影面积等因素决定,所选择注塑机的最大
锁模力要比制品所需的锁模力大20%左右,一般来讲,即使相同材料,薄壁产品,深腔产品,碰穿位多的产品所需的锁模力较一般产品大。气辅产品所需的锁模力比普通产品小30%至50%。如果产品为偏心布置,需要的锁模力要加大。 计算公式如下,
Fc(Ton)=P(kgf/cm2)*A(cm2)/10 F----制品所需锁模力 (吨)
A---制品的投影面积 (cm2)
P---推定最大型腔内压强 (Kgf/cm2) 推定最大型腔压强可参考下表取值
可拆拉杆
三、射胶量
注塑机所标称的最大射胶量按GPPS计算的,密度按1.05g/cm3计算,如所用胶料不是GPPS,则对于所用材料的最大射胶量要进行换算,方法为, W’=W*e/1.05
W=注塑机标称最大射胶量 e=注塑用材料的密度
通用塑料的密度
如材料是玻纤增强的或是有碳酸钙等填充物的,密度会随添加比例的增大而增加。 所需的射胶量为总产品重量加流道重量。 选用的标准为,
0.2W’<所需射胶量<0.8W’
四、塑化能力
塑化能力指每小时内注塑机所能塑化的塑料的最大重量,通常注塑机所提供的塑化能力是
按GPPS计算的。在实际计算时先按射胶量的换算方法计算出对应所用胶料的塑化能力。在注塑过程中因塑化是一个间歇过程,所以实际的塑化量要根据可用于塑化的时间比例计算出。
选用原则为所需的塑化能力小于注塑机最大塑化能力的80%。
W≤0.8G*T/3600
W=产品和流道的总重量(kg) G=注塑机的塑化能力(kg/h)
T=每个注塑周期内用于塑化的时间(sec)
一般大螺杆的塑化能力较小螺杆大,高速回转、低背压时的塑化会快些。
现部分品牌的注塑机有复合动作可选,其中的一项可选功能为在开模/顶出的过程中可以回料,此时在计算塑化能力时要留意。 五、射胶压力
通常注塑机用油泵为147Mpa,因射出油缸活塞的面积及螺杆截面积的不同形成各种射胶压力。
射胶系统的示意图如下,
考察此项主要在成型一些流动性较差、产品壁厚薄、尺寸要求高的产品时要考虑。如目前JSW150注塑机在成型腾龙镜筒系列产品时,部分机台因螺杆过大,射胶压力小,不能达到要求的尺寸。
射胶压力和型腔压力之间属于正函数关系,图(一)是型腔压力与壁厚和流程的关系,从此也可以看出射胶压力、壁厚与流程的关系。
图(一)射胶压力与壁厚和流程比的函数关系
六、注射速率/注射速度
为防止熔融在模腔注满前凝固,高速注射是薄壁产品(平均壁厚小于0.8mm的产品)注塑
的必须条件之一。注射速度和注射速率是量度注塑机能否进行薄壁注塑的标准。使用如PC GF等材料时,要求注塑速度要快,否则易出现玻纤浮现的外观问题。
注射速度是指注射时螺杆的最高直线速度。它与油泵最大流量的关系如下, s=105*Q/(3*3.1416*(D12-D22)) s=最高注射速度(毫米/秒) Q=油泵的最大流量(升/分钟)
D1=注射唧筒直径(mm) D2=注射唧筒杆径(mm)
注射速率是每一单位时间内熔融被注射到模腔内的最高容量。它与螺杆直径及注射速度的关系如下,
r=3.1416*d2*s/4000
3
r=最高注射速率(cm

c) d=螺杆直径(mm)
s=最高注射速度(mm

c)
在实际使用中要综合考虑注射压力和注射速率,当注射压力小到不能克服在某注射速度下的阻力时,即使设定的注射速度较高,但实际值却不能达到。对于非牛顿流体的塑料必要时可考虑升高温度来降低黏度而使阻力减小。 七、开模行程
为方便取件,必须有足够的开模行程。一般来讲,要求最大开模行程较产品深度和流道深度之和大80mm以上。
八、顶出行程
对于深腔产品还要考虑注塑机的最大顶出行程是否可以满足需要。
九、射咀长度及孔径
注塑加工部分模具的机咀要求配长射咀(标准普通射咀的长度一般分为90mm和150mm两种)或要求使用弹弓咀或液压封胶射咀,此时要事先考虑。射咀孔径的选择原则为机台射咀孔径要比模具唧咀孔径小1mm.防止形成冷胶而拉不出主流道。射咀的球形半径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要求射咀球径小与或等于主流道衬套的球径,目前,注塑厂有三种球径SR10/SR15/SR24。 十、固定兰外径
现注塑厂机器的定位圈直径有120/150/200/250等四种,所以要确认模具(特别是外来模)
发兰是否与注塑机的定位圈配套。
十一、 辅助功能要求
模具有抽芯时,
注塑加工要确认机台是否有此功能及抽芯的组数是否满足要求。现越来越多的模具有动作保护功能,如顶针退回确认等,相应的机台也要有此功能。